华为站稳高端手机市场的Mate7只是美丽生存
前不久,华为消费者业务公布了半年业绩,不负众望般的亮眼,其中以Mate7为代表的明星机型功不可没;而在一个月后,随着Mate7下一代产品的问世,则将真正拉开华为终端 格局之年 、 决胜之年 的序幕。
Mate7的成功被视为移动互联时代企业成功转型的案例,对利润的 计较 坚定了华为在高端寻求突破的方向 我们姑且称作 华为现象 ,而伴随4G时代到来所催生的智能用户换机需求,以及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认可和追随, 华为现象 效应将会继续酝酿放大。
Mate7作为一款标志性产品,代表华为精品战略的成功,让华为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也意味着中国厂商也可以生产出全球顶尖的产品,并且能够战胜国际品牌。这不仅是华为的成功,也是中国制造,中国品质的成功。 华为消费者业务中国地区部副总裁罗语周这样向诠释华为Mate7成功的意义。
一次意外,引发市场饥渴
美丽的故事往往始于意外的邂逅。现在看来,去年9月华为Mate7发布时定下100万台的销量简直是保守得过分,而如今全球500万台的销售成绩,已让Mate7成为华为首个高端爆款产品。
其实,如此保守的销售目标并非没有心理依据,厂商因为盲目追求规模最后导致库存积压而 撑死 的教训是血淋淋的,何况这又是一款高端旗舰机型。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吃过这样的亏。无论是在Mate7之前发布的中高端旗舰机型P6,还是同期发布的P7,都曾喊出千万的销售目标,而直至今日二者的累计销量分别为400万台和700万台,这使得华为对于Mate7一开始并没有太高奢望。
据了解,华为内部对Mate7生命周期内的销量预估也只有200万台左右,在售卖的前三个月只进行了50万台的货源储备,但市场的需求程度让这一数字在三天内便消化殆尽,远超预期,全线缺货的状态直至去年年底才有所缓解。
整个市场有多饥渴?曾在一次去地市运营商采访中有所感受,该市某运营商的老总告诉,在销售最好的时候,拖关系找到掌管产品库房的经理一个星期也只能拿出5台。
计划保守也导致了外界对于Mate7供应链吃紧、产能不足,甚至是学小米做饥饿营销等一系列质疑,但这变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白领阶层对于这款堪称 现象级 产品的追捧有加,俞敏洪等大佬也自发为Mate7代言。
那么问题来了,Mate7为什么这么火?用余承东的话说, 竞争对手的产品低于消费者预期,而我们的产品超过了消费者预期,这给了Mate7机会。
现在来看,Mate7的发布处在一个颇为合适的时间节点。彼时引领大屏风潮的苹果新一代产品iPhone6在大陆上市延期,近乎同期发布的三星note4因为缺乏创新遭遇市场口水,这使得亮点颇多且性价比高的Mate7受到市场青睐。
来自从渠道的观察或许更加真实。京东集团通讯采销事业部总经理胡胜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Mate2开始,华为在品牌迭代上的设计思路愈发清晰。 第一眼看到Mate7这款产品时便眼前一亮。大屏、指纹识别、超强续航、金属机身、双卡双待 Mate7的卖点十分突出。
在胡胜利看来,对于品质和性能的不断追求是华为成功的关键,据他透露,华为产品在京东平台遭遇用户投诉的情况相较竞争对手要低得多。
华为爆发是迟早的事,多年形成的技术积累以及对于消费者体验的重视是华为获得市场认可的基础,而竞争对手的失误也让这个时间点提前到来。 胡胜利告诉说。
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向强调,华为成功的前提还是本身产品过硬。他举例称,目前滴滴打车软件的司机很多都使用华为,因为相较于其他产品华为的GPS功能能够使里程统计更准确,这也显示了华为在络、终端等通讯领域的研发功底。
一个爆款,催生行业转型
华为的成功被视为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制造企业转型的胜利,对利润的 计较 坚定了华为在高端寻求突破的方向。而伴随4G时代到来所催生的智能用户换机需求以及对于品牌的认可和追随则将这一效应放大。
早在201 年,华为便已决定全面提升高端产品销售占比,并大幅缩减低端和入门机型,抽身于竞争激烈中低端市场,从 机海战略 向 精品战略 转型。经过几年的探索,已逐见成效,Mate系列、P系列为代表的多款主打中高端市场的机型相继获得成功。
在最新公布的华为消费者业务上半年业绩中,华为智能发货量达到4820万台,销售收入为72. 亿美元,同比增长87%。其中,中高端出货量占比为 1%,同比增长70%,这个数字在前两年分别仅为18%(2014)和12%(201 )。余承东表示,华为品牌高端智能增长引领了消费者业务的总体增长。
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吃什么可以补肾气
冠心病前兆是什么症状
- 上一篇:拉布拉多犬的外形及性格特点狗狗
- 下一篇:大花瓶摆放与风水大花瓶价格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