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品牌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品牌

北京学者称13亿中国人吃饭不能靠国际市场拳

来源:潮州手机网 时间:2020.05.02

北京学者称13亿中国人吃饭不能靠国际市场

粮价上涨已经成为全球性现象。去年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价格上升的幅度,为最近30年来最高,世界食粮库存也到达了近年来的最低点。造成这1局面的缘由,主要有三个:1是世界一些重要产粮国如澳大利亚等因气候干旱食粮显著减产;2是美国和欧洲国家将大量粮食作物用于生物原料生产,增加了食粮的非食品性消费;三是很多本来可以粮食自给的国家,如今也加入了粮食进口国的行列。这使去年世界食粮市场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中国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食粮市场虽受世界市场影响,但造成中国粮价上涨的成因,却又有所不同。值得关注的还是国内因素:其一是食粮生产成本明显上升。由于石油价格飞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在迅速上升中,粮食生产的本钱提升幅度,已使从粮食生产中的获益越来越微不足道,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其二是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口正在减少。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中国农村青壮“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到城镇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已相对不足,而与此同时,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程度有限。这两方面因素合在一起,正在使中国粮食生产相对不足。与其他生活用品不同,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只要产量稍有减少或供应稍微不足,就会明显影响市场价格,使粮价出现大的起伏。

固然,中国目前还不是粮食绝对不够用,而是相对不够用。统计数据表明,最近几年中国食粮遏制住了1998年以来的连年下落势头,接连取得增长,去年中国粮食则再获丰收,突破5亿吨,接近1998年的水平。但这其实不表示中国就不存在粮食短缺。缘由最少有三个:1是中国人口目前还在增长,人均粮食供应量并没有提高,实际上比1998年人均411公升的水平仍有不少着落;2是中国人的饮食消费结构正在改变,高蛋白质食品消耗增多,这提高了中国的粮食需求;第三,是中国粮食作物转化为酒精和乙醇的数量也在增加。

中国粮食生产的情势其实不乐观。目前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恰当解决的话,中国粮食生产由相对不足转化为绝对不足并非不可能。近年来,中国耕地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虽然中央政府划定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但这条红线在几年后就有可能不保。而就今年来说,雪灾造成食粮减产几乎难以避免,大雪已使农作物受灾面积到达1.78亿亩,其中成灾8000多万亩,绝收2000多万亩。如何保证在受灾的情况下粮食生产不发生明显下落,这是大自然今年给中国人出的一道难题。

不能把十几亿人吃饭的问题交给国际市场

如果中国粮食不够用了,是不是是可以靠国际市场来解决问题呢?一些经济学者认为中国根本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世界上粮食多的是,不够的话尽可到海外去买。这类看法其实并不新鲜。大卫·李嘉图早在1815年就曾发表《农业保护政策批判》,根据其比较优势理论对马尔萨斯的农业保护论提出质疑,力主英国废除《谷物法》,到世界市场去找粮食。

仅从经济的角度看,美国、阿根廷、加拿大这些平原居多的国家,非常适合于机械化农业生产,因此农业生产具有低成本优势。而日本、欧洲乃至中国因多山或丘陵密布,农业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让美国、阿根廷等去生产粮食,而日本、中国等去买粮食,似乎“各得其美”,是件划算的事情。其实不然。

与工业品生产基本不受自然天候影响不同,作为农业生产的粮食生产深受自然情况影响,因此充满不确定性。英国在工业革命进入中期后,于1840年废除《谷物法》,将英国人的食粮消费与世界市场对接,这与英国的人口数量较少有很大关系。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乃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一旦采取鼓励粮食进口的政策,依中国现在的粮食生产状态,中国绝大多数粮农都将破产而不再生产粮食。它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自己生产的粮食愈来愈少,将愈来愈依赖世界粮食市场。一旦产生世界性食粮减产,或中国自己产生严重自然灾害突然造成食粮急剧减产,世界食粮市场将没法完全满足中国粮食需求,中国就有可能出现粮荒。中国大豆市场对外开放后,东北大豆产业被美国大豆横扫,就是一个警示。

不怕1万,就怕万一。二战结束以后食粮日益依赖海外的日本,就一直为不能食粮自给而深感苦恼。1972年世界范围内气候异常曾造成许多国家粮食减产,粮食价格短期内迅速上涨,世界产粮大国美国决定优先供应国内消费并中止了大豆出口,此1举措让许多食粮进口国不能不四处奔走寻觅新的粮源,而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日本一下子就产生了大豆恐慌。这一经历至今仍让日本人心有余悸,许多日本学者因此呼吁提高日本的粮食自给率,日本迟迟不愿完全开放农产品市场,也与此有关。而今天日本虽然整体依然高度对外食粮依赖,但其主食大米的自给率却达100%。欧洲国家也是如此。欧洲农业生产的自然地理条件也不如美国,但为实现食粮自给,绝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多年来对美国所要求的取消农业保护说“不”,这使欧洲基本实现粮食自给,甚至有些年份还有盈余可以卖出。

如果整个世界都在闹粮荒,食粮出口国首先要关照的,肯定还是自己。去年世界食粮供应相对短缺后,很多主要产粮国都减少了食粮出口,优先保证国内需要。这些国家包括美国、马来西亚、阿根廷、乌克兰等。而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连续两年的干旱造成食粮大幅减产,该国如今可能要从国外进口粮食和饲料才能满足国内之需。想靠国际市场来养活中国,这等于把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交给上帝。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奥利司他减肥有效果么
榆林知名癫痫病医院
张家口治疗早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