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情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行情

靠不住的土地变现偿债资源

来源:潮州手机网 时间:2020.11.12

8月20日,经济学教授表示,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应引起高度警惕,最重要的解决方法是要制约地方政府乱花钱的冲动,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8月22日《新京报》)

地方政府的发债冲动和乱花钱冲动,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卖地冲动,之所以敢于大量发债、敢于乱花钱,正是由于此前有关部门负责人所称:“我原标题:黑龙江省高考设6522个考场为12名残疾考生开辟“绿色通道”国地方政府拥有固定资产、土地、自然资源等可变现资产比较多,可通过变现资产增强偿债能力。”这其中靠“土地变现”增强偿债能力,恐怕是其最大的“底气”、最坚强的“后盾”。然而靠“土地变现”增强偿债能力,显然会助长卖地冲动,难以终结“土地财政”,并继续抬高地价、推高房价,为公众所诟病。

所谓“土地变现”偿债,实际上是以牺牲城乡居民的利益为代价的。毋庸讳言,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下,地方政府通过一定的征地补偿将“集体土地”变换为“国有土地”,在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后获得收益,再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抽取部分资金用于偿债,其偿债能力固然可以增强,但是房价却会因此而上涨。这实际上是让城乡居民为政府偿债“埋单”——城乡居民利益因房价上涨和失去土地两头“受损”,政府和开发商从中“受益”。

如果地方政府“受益”之后不乱花钱,而是将其全部真正“用之于民”,投入到改善公共服务、社会福利之中,那么公众也就不至于对其诟病,问题在于:我国每年数额巨大的土地出让收益是如何使用的目前尚不公开透明,因游离于社会公众监督视野之外而在有些地方成为少数人的“零用钱”“私房钱”被随意挥霍浪费,当然也不可能最大程度地用于偿还债务,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增加债务量。

今年年初,国家审计署公布的部分省市前 年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审计结果显示:22个城市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房保障资金的比例未达要求,这些城市共计少提廉租房保障资金146.2 亿元。不仅如此,审计署在 2010年承认战后边界4月2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全国多地出现土地出让金管理问题,部分城市擅用土地出让金购车、购置办公楼等,其中674.81亿元不规范,9.18亿元未纳入国库管理。

由此看来,指望地方政府从“土地变现”中最大程度地抽出资金来偿债,恐怕只是一种过于乐观的“理想”,甚至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如果将增强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希望寄托在“土地变现”上,恐怕最终是债还不上,“土地财政”还会扩张,城乡居民的利益继续“受损”。再说,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土地出让金很有可能要被税取代。因此,我们还是别对“土地变现”偿债抱以过高期望,当前应该从严控制地方政府发债规模,这样才更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卖地冲动和乱花钱冲动,也有利于房价回归合理价位。

绵阳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湛江儿童牛皮癣医院
小孩拉肚子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