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业三季报解读荐股位置
金融:保险业三季报解17路游乐团读 荐4股 - 0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事项:
2017年10月27日,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披露三季度报告,我们点评如下:
评论:
寿险利润增长提速受益于准备金重估的影响,业绩同比增速大幅提升。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750日均线为例,2016年第 季度和第4季度分别下降9.5、12.4个基点,按目前国债水平计算,预计今年第 和第4季度分别为下降4.7、上升0. 个基点,第 季度出现较大幅度同比改善,而第4季度预计准备金重估将开始释放利润,扭转近几年来寿险准备金重估对税前利润的负面影响。业绩体现上,平安寿险业务Q1\Q2\Q 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12 %、117%,中国太保分别为-9.05%、14. 5%、64. 8%(太保季报不单独披露寿险业务利润),均保持良好势头。
新华保险业绩改善主要受益于所得税计提影响。税前利润方面,新华保险Q 为19.75亿,同比+5.67%,低于上半年15.29%的同比增速;但归母净利润口径方面,Q 为18.05亿,同比+24.2 %,显著高于上半年-2.9%的增速。
预计两口径之间的差异主要和所得税抵扣政策相关,由于寿险公司的利润表支出项“手续费及佣金”的所得税抵扣上限是:(保费收入-退保)*10%,而新华保险Q 保费收入同比26.9%,高于上半年的-1 .8%,提升所得税抵扣上限,进而提高归母利润。
受制于新产品推出节奏,Q 保费增速下降平安、太保代理人渠道单季保费增速下滑,新华则增长显著。平安寿险和太保寿险已经完成转型,三季度个险渠道新单保费主要受1 4号文影响,由于Q 新产品处于真空期,平安、太保Q 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增速分别为11.1 %、7.79%,显著低于上半年增速。考虑到返还型年金产品的长期储蓄特征,预计政策不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之前新华保险发布半年报时,我们通过对代理人保费占比以及期缴保费占比的考察,得出渠道转型已经完成的结论,本次三季报得到验证,新华Q 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74.7 亿元,同比增长59.51%,银保渠道贡献保费已经很少,且绝大部分已转换为期缴保单。
财险:龙头格局持续优化平安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龙头财险公司在半年报时出现费用率下滑的现象,我们解读为龙头公司所面临竞争格局在改善(因为费用率可直接用于考察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本次三季报,我们认为平安财险主要有两个看点:1)保费收入增速2 .6%,显著高于行业约14%的平均增速,持续扩张市场份额;2)前三季度综合成本率为96.1%,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但若剔除保证保险调整影响后,实际则降低0.4个百分点。太保财险披露信息较少,前三季度保费收入同比+9.4%,但呈现前低后高态势,月单月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22.5%,1 .4%,1 . %以及12. %。
投资:短期受益蓝筹行情,长期将受益新配债券资产短期受益蓝筹行情,长期将受益于新配债券资产。以体现金融资产浮赢的权益科目-“其他综合收益”为例,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三季度末分别为 59.4亿、 .7亿和18. 亿,均有未结转浮赢,特别是中国平安该科目相对于半年报新增76.6亿元。考虑到债券价格的下跌,我们认为寿险公司主要受益于蓝筹股的上涨。但寿险公司目前新配置的高息债券,将对未来投资收益率提供支撑。
寿险和财险的行业格局均具备较大吸引力寿险和财险均具备明显的集中于龙头的行业格局,我们认为该特征将使龙头公司持续处于强者恒强的优势地位,可视为长期护城河。除此之外,我们明确看好寿险回归保障的特定阶段,以及龙头财险具备优势的盈利模式。
寿险为天然负债管理部门,受益于回归保障下的保单真实成本下降。我们一直将本次板块上涨归因为行业回归保障的逻辑,考虑到目前国内真实保障产品极低的渗透率,预计该趋势将在未来数年内得以延续。财险方面,商车二次费改在7月份开始实施,参考本次政策文件的重心,预计龙头公司费用率或持续下降,更为重要的,我们认为龙头财险的价值更加取决于行业天然分化下的较强盈利能力,而非边际改善。目前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以及中国人寿A股对应2017年P/EV估值分别为:1.47倍、1.27倍、1.22倍、1.08倍,持续看好板块我很荣幸表现。
南京早泄治疗多少钱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维持哮喘治疗
双鸭山治疗牛皮癣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