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情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行情

亿万人传唱的不朽之作了

来源:潮州手机网 时间:2021.11.18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读:诗歌,诗歌——既是诗,也是歌。说是诗,是有诗性的语言;说是歌,是特别具有音乐性。而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正是这两性合一的好作品。就以这首《澳门》为例学习。说诗性语言,是把深深的情感赋予了感人的形象——是一个游离于母亲而深深怀念母亲欲回到母亲怀抱的游子形象。如果没有这样贴切的比喻的运用,必失之于类口号的叙述,那就缺乏诗性了。说音乐性,不仅明白流畅,而且音韵起伏流转而行,同时隔行押韵,特别是最后一行的深情反复,极大加强了音乐性的音韵效果。

具上介绍:《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1925年 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亦使用此组诗《七子之歌·澳门》。由于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用作主题曲。2000年代初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郑成功》,亦选用了此组诗《七子之歌·台湾》,作剧集之片尾曲。

一组表达爱国情思的诗歌,其中的一两首能被亿万人传唱,被祖国的历史纪录,还能找到第二个人吗?应当说,作为诗人,他的作品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果,应当是一生的精神追求吧?

于黔中

共 69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是闻一多先生创作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七子之歌》。本篇,作者从《七子之歌》解读起,让人们在对《七子之歌》及作者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充分认识《七子之歌》对华夏子女的教育和引导效应。文字纯美,语言纯朴,思想性强,值得品味。推荐读者欣赏品鉴。【:桐疏枝寒】

1楼文友: 21:56:44 富有思想教育性的解读,问候,遥祝愉快。

全球复苏进程缓慢艰难 回复1楼文友: 22:16: 4 再谢老师! 你辛苦了,远握!!

2楼文友: 22:15:01 谢谢桐疏枝寒老师辛苦按语!给您道声晚安!!

苏州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唐山哪家医院男科医院好
福州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