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识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知识

作家况浩文昨晨去世享年88岁天堂里从此多节能

来源:潮州手机网 时间:2020.10.04

费佳说,父亲在病中仍在坚持创作,一直在写一部很具传奇性的本土小说,很遗憾没写完就走了。

巷子尽头,是一幢三层楼的西式小洋房,名叫“静庐”,因为房主走时不肯分租,机关又不大愿搬到这僻静的地方,于是空了两年多。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老更夫习惯地四处望望,蓦地一下,他怔住了。

“什——么?”灯光!

……

这是上世纪风靡大江南北的小说《一双绣花鞋》的开头部分。

28日凌晨 时,《一双绣花鞋》作者况浩文因病去世,享年88岁。

本小说伴他永远

昨晚,慢-重庆晚报来到位于南岸区四公里的江南殡仪馆。

况老灵堂设在福德厅,灵柩前摆放着他的作品《一双绣花鞋》《假面君王》《风荷》。

“他的这 本小说,影响最大,最为人所知,希望它们能伴他永远。”女儿费佳说,“爸爸走,没有受太多罪。遗憾的是,他还有没写完的作品。”

费佳说,父亲在病中仍在坚持创作,一直在写一部很具传奇性的本土小说,很遗憾没写完就走了。

同事杨先生表示,认识况老是从《一双绣花鞋》缘起,如《红岩》一样,此书对他也有极大影响。“况老的品性高洁也是人所共知,如今作者已去,唯有以书相伴,撩我常思常见先生音容,以励我之。现作诗一首以记:惊闻况老人逝去,泪飞顿作倾盆雨,公安战线好身手,文学路上一支笔,工业外贸几十年,风雨惊涛志不移,青山有幸埋忠骨,长留丹心在巴渝。愿况老一路走好,安息长眠。”

前来悼念的,除了亲友同事,还有文学爱好者和喜欢况老作品的读者。何先生说:“《一双绣花鞋》开头,把恐怖、性感和神秘奇妙烩成一锅,奠定小说的传奇性。况老的小说,带给我很大鼓舞。况老的离去,对读者来说,是一大损失。”

“写起东西来不要命”

费佳说,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在灯下写作。“他一边写,一边摇蒲扇,满头大汗。”

费佳认为,父亲在文学创作方面更多的是一种坚持和努力,“他写起东西来不要命,往往待在书房就是十几个小时”。

费佳说,在文学创作方面,父亲要求完美,要修改得非常满意后,才会让其他人看。

两个月以前,况老因为病重住进重庆市中医院接受治疗。费佳记得,病中的父亲,不是特别愿意被打扰,但有朋友前来,总是乐于分享,还特别喜欢聊小说和文学。之前,有公司找到父亲,商讨再次拍摄《一双绣花鞋》,父亲同意了。“如果顺利,将是《一双绣花鞋》第四次被拍摄成影视作品。”费佳说。

突破自己创作《风荷》

70岁的钟正国是况老的老同事和老邻居,他告诉慢-重庆晚报,之前到医院看望况老,说起电视剧《风筝》热播,况老精神很振奋,连声说自己的一部作品也很有希望被拍成电视剧。

原来,况老退休后仍坚持写作,完成了长篇小说《风荷》。《风荷》跟《风筝》题材类似。钟正国说,提到《风荷》有机会拍摄成电视剧,况老眼里透着光。

昨晚,慢-重庆晚报联系到市文联原党组书记蓝锡麟。得知况老去世消息后,中,他沉默了 秒,伴随着一声叹气道:“我都还不知道,太突然了!”

蓝锡麟说,他与况老相识28年,况老虽然是业余作家出身,但有着完全不亚于专业作家的功力。究其原因,一方面来源于他在公安部门工作过的经历,掌握大量真实素材,创作反特小说得心应手。另一方面,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服务态度也不好,跌宕起伏所以你必须推广你企业的名字,可谓出手不凡。他的作品主题鲜明,通过深入描写特务如何潜伏、如何被发现、案件如何侦破等种种细节,塑造了公安干警的大智大勇。

“《一双绣花鞋》,影响了几代人。但我认为,况浩文退休之后创作的《风荷》,在艺术成就上超越了《一双绣花鞋》。”蓝锡麟说,书名《风荷》,取自上个世纪40年代,寓意共产党员像风中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对于一位成名的老作家而言,尝试新的写作手法,算得上是一件冒险的事,写得不好会担上江郎才尽之名。在创作《风荷》时,况浩文已经70多岁高龄,采取时间交错写法,突破自己并取得了成功,让人打心底钦佩!

蓝锡麟说:“况浩文于我,是好朋友,也是好兄长。他是一个有艺术创造力,有社会感,有全国美誉度的好作家!斯人已逝,祝他一路走好!”

谦逊态度尊重读者

重庆市作协荣誉主席、国家一级作家黄济人介绍,他第一次接触《一双绣花鞋》,是在1979年当知青时,那是一本皱得卷边的手抄本,不仅纸张粗糙,错别字连篇,更关键是还缺了数页。但在那个文学作品匮乏的年代,大家读得津津有味。

“其他手抄本,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在手抄口传过程中,很多好心人帮忙改写,以至于同一本小说衍生出很多版本。”黄济人说,《一双绣花鞋》出版时,况老最终采纳了诸多改写过的内容,并告诉亲朋好友。如果没有这些好心人,《一双绣花鞋》就没有如今这么精彩。“一般作家对于这种情况,要么固执己见,要么闷头得实惠,不会像他这般坦荡。他这种谦逊的态度,既是尊重读者,也是让作品精益求精,值得称赞!”

黄济人表示,况老于他可谓亦师亦友,作为一名在文学主张上有独立见解的优秀作家,况老为人谦逊,写作严谨,对于后代更是关心提携。

况浩文

(19 0年8月14日-2018年1月28日)

笔名林兰,重庆市巴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1950-1952年,在西南革大一期学习,后分配到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侦察处任参谋。

正厅级退休干部,高级经济师。中共重庆市委第五、六届市委委员。

1956年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1981年任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坚持文学创作60余年,著有《一双绣花鞋》《南岭之鹰》《宝笈疑云》《麒麟花》《企业家》《风荷》等作品。其中,《一双绣花鞋》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雾都茫茫》和电视连续剧《C- 计划》及电视剧《一双绣花鞋》。

(:王怡婷)

牡丹江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大同白癜风治疗
产后恶露老是反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