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识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知识

法国文坛一道巨型灵光节能

来源:潮州手机网 时间:2020.10.08

加缪

在20世纪众多文学奖得主中,不少人抗拒不了时光的冲击,逐渐沦为历史的过客,加缪却始终在全球享有崇高声望,其作品被当代人热读、爱读,显示出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今年(2010年)1月4日,是法国著名作家、文学奖获得者加缪(见上图)逝世50周年纪念日。当年加缪因意外车祸猝然离世,举国哀悼,世界震惊。时任法国文化部长的马尔罗对英年早逝的作家给予高度评价:“20多年来,加缪的作品始终与追求正义紧密相连。”

绝非在书本中讨生活的学者

加缪出身于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一个贫苦家庭,虽然在贫民窟长大,却受到了完整而良好的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清贫的生活状况,使他受到多方面历练,现代精神文化的思维与见识,则引导他奔向明确高远的境界。由于天然的左倾思想倾向,较早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加之社会基层的阅历与实践,使得他在政治上的左倾又具有了一种不随波逐流,不跟风乘势的独立思考精神。他曾经是法国共产党内非常积极并卓有成效的文化活动家,后来参加了反法西斯斗争和反殖民主义斗争。在二战中,他更是地下抵抗运动的重要人物,抵抗刊物《战斗报》的领导者,并因突出的贡献,于1945年被授予抵抗运动勋章。

加缪19 5年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年仅44岁,是历史上这一奖项最年轻的获得者之一。在短短22年中,他攀上了很多作家毕其一生亦难以企及的文学成就巅峰。在上个世纪众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有不少人抗拒不了时光的冲击,逐渐沦为历史的过客,而加缪却始终在全球享有崇高声望,其作品被当代人热读、爱读,具有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其实,他的作品数量并不多,其全集总共不过四卷。

高擎思想和精神的火炬

加缪的影响力何以经久不衰?我曾在拙著《从选择到反抗》中,把加缪概括为法国20世纪文学的一道“巨型的灵光”。要发射出强烈的思想灵光,首先自己必须是思想和精神的火炬,而这是加缪作为文学家首要的资质与品格。他的思想和精神力量,概而言之,就在于他对人的存在有着彻悟的认识,并且以经典的文学形式把这种认识寓寄于鲜活的艺术形象中。[NextPage]

在加缪看来,人类对理性、和谐、永恒的向往渴求与自然生存的有限性、社会生活的局限性之间的断裂,人类的作为、奋斗跟徒劳无功的后果之间的断裂,就是荒诞。这种认知几乎就是他全部文学创作的精神核心与思想基础。

既然荒诞是一种必然,就产生了以什么态度面对荒诞的问题。在加缪的不朽名著《西西弗神话》里,他把奋斗抗争的态度与哲理浓缩为西西弗推石上山的神话。西西弗得罪了众神,被判处推石上山的苦役,巨石由于惯性总要滚下山来,于是,西西弗得把石块再推上山去,如此反复,永无止境。加缪把希腊神话故事加以藉用,以此构成了他的名著《西西弗神话》中的中心形象与最重要的一章,作为整个人类生存荒诞性的缩影,同时更作为人类与荒诞命运抗争精神的凸现。人在荒诞境况中的自我坚持、永不退缩的勇气、不畏艰难的奋斗不管它是一场时装发布会、一场派对还是一位明星。”他说,特别是在绝望条件下的乐观精神与幸福感、满足感,所有这些都昂扬在《西西弗神话》的精神里。与其说《西西弗神话》是20世纪对人类状况的一幅悲剧性的自我描绘,不如说它构成了一种既悲怆又崇高的格调,也许只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品位上可以与之媲美。

昂扬追求正义的旋律

在《西西弗神话》之后,加缪又把他的荒诞哲理与人类20世纪重大的正义斗争使命结合起来,创作出《鼠疫》与《正义者》,把人类存在这一个重要的课题阐述得更为完整深刻、更为充分酣畅、更为鲜活生动,以至他作为一位哲人作家,在同一个思想领域里,其影响大有超过一代宗师马尔罗与萨特之势。

真正引发加缪创作《鼠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法西斯肆虐全欧的严酷历史现实。鼠疫狂袭、人群大批死亡的阿赫兰城,正是纳粹阴影下的欧洲的真实写照,阿赫兰城里的人们在面临毁灭的危机中奋起与鼠疫作斗争、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篇章,则是上世纪40年代国际民主阵营与法国抵抗力量全力抗击法西斯奴役的生动反映,最后阿赫兰城的人们战胜了鼠疫则昭示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因此,完全有理由说,《鼠疫》一书是人类20世纪一次命运攸关的历史斗争的缩影,是一个时代人性力量战胜邪恶势力的史诗。在这部小说里,关于人应该如何面对荒诞的哲理,显然比加缪以往任何一部作品表现得更为明确清晰和更有力度。

反抗荒诞的主题从挂号、候诊、看病、抽血验尿、交费、取药…没有经验的人,在剧作《正义者》中又有了发展。剧本取材于1905年的俄国革命,荒诞就是黑暗的沙皇统治,人们对荒诞的反抗就是通过暴力斗争推翻专制制度,解放俄罗斯。剧本表现的重点并非暴力反抗的故事,而是反抗者的精神境界与人格力量、将革命行动与人道关怀结合在一起的理想。这种新人形象在法国20世纪文学中显然是不可多得的,他们也大大缩小了加缪与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想距离。

不难看出,荒诞与对荒诞的抗争是加缪文学作品中关于人的存在这个最根本问题的核心哲理,是他贡献给人的一种清醒的彻悟认识。因为是对“最根本的问题”的“彻悟认识”,所以人人都要关心、都要思索、都会共鸣;因为这种认识是“成体系的哲理”,所以深刻而睿智,对世人能起昭示作用;因为他是用鲜活的艺术形象与经典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最容易为大多数文化读者所喜闻乐见。有这三者的统一,加缪才能在格调上、气度上高出一筹。

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中国人是不会忽视与忘怀的。在加缪逝世50周年之时,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加缪全集》四卷本,正是对这位伟大作家表达的诚挚敬意。它凝聚了中国学术文化界对加缪的认知与热情,反映了当代中国熟悉世界文化并持有成熟见解的文明化程度,也是对加缪的最好纪念。

(:李明达)

手足癣与湿疹的区别
六盘水儿童牛皮癣医院
淮北妇科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