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识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知识

高职迈向一流须明确主攻方向了

来源:潮州手机网 时间:2021.12.26

高职迈向“一流”须明确主攻方向

随着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步伐加快,各类有助于职教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高职院校正在迈入稳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一些区位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办学基础扎实、知名度较高的高职院校明确提出未来的发展目标:20年达到省内一流,30年达到国内一流,未来力争世界一流。

这里所说的一流绝非囿于职教领域,而是放眼整个高等教育。对于新生代的高职院校,要想后来居上、实现如此高远的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和特点,扬长避短、目标专一、矢志不渝。

应该说,少数高水平的高职院校确实具备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招生和就业等核心指标正在超越当地一些普通本科高校。然而,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历史较短,无论是师资力量、生源质量还是管理水平、办学经验等都稍显不足,要想 弯道超车 ,必须走超常规发展道路,而且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指学校要将人、财、物各种主要资源集中于人才培养这一主攻方向。其他如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功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目标展开,绝不可四面出击,更不能主次颠倒。

刚需类产品中 之所以要将人才培养作为主攻方向,是因为在 普高职低 的社会气氛中,高职院校要想站稳脚跟,并且逐步矫正社会偏见,从而达到 得道多助 的目的,唯一的突破口是人才培养。虽然近五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独占鳌头,超过了包括老牌名校在内的普通高校,然而,其就业质量尚处于较低水平,就业影响力尚不足以比肩名校。因此,必须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操作水平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具备 大国工匠 潜质的顶尖技术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高职院校不但要通过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一批顶尖 师傅 教练 和优质生源,而且要制定一套严格而科学的培养制度和超常规的保障机制。这就需要全校自上而下形成共识,增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成才是一个缓慢而无形的过程,即使是以超常规方式培养一批未来的 大国工匠 ,也绝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随着这些顶尖人才在未来岗位上释放能量,对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的提升将起到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也只有当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杰出成就、成为行业翘楚和 大国工匠 时,学校才能初步奠定一流的办学基础。

为了实现 有所为 的目标,同样需要真正做到 有所不为 。也就是说,凡是影响人才培养的政策和行为都要通过建章立制予以防范和杜绝。那些一骑绝尘的高职院校尤其要力避 大而全 的办学陷阱,不能因为办学实力显著增强而志得意满、迷失主攻方向,更不要为了与普通高校一争高下而误入学术型道路。

当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处于高等教育的底层。除了软、硬件水平较低外,还有一个根本原因 并未明确人才培养的极端重要性,导致平均用力、资源分散,大大弱化和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这种面面俱到、四平八稳的办学理念,在短期内尚可维持学校基本生存和运转。然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却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社会偏见和改变自身的固有劣势,反倒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届时,随着 马太效应 的逐步发酵,高等教育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会更加明显。而一旦丧失天时、地利、人和,职业教育或许举步维艰。

(作者胡解旺系广东嘉应学院教育科学与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教授)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调理肠道菌群
草珊瑚含片
孕期便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