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导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导购

这张民国婚书上的男女主人公是您家爷爷奶奶拳

来源:潮州手机网 时间:2020.05.01

丹阳市民孙国武收藏的婚书。

2月14日是情人节,许多年轻的情侣会选择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结婚。就在情人节前夕,一张距今7 年的民国时期江苏省镇江县一对夫妻赵水云和郭得萱的结婚证书现身丹阳,在朋友圈火热传播。这张书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的结婚证书,现在由丹阳本地古代契约文书收藏爱好者孙国武先生收藏,有感于旧时婚约的美好,他十分希望能通过报导,找到婚书的主人公或后人。 通讯员 许正兰 王玉娟 朱美娜

扬子晚报全媒体 万凌云 文/摄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14日,在丹阳市民孙国武家中看到了这张婚书。

这张书写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的结婚证书,四周印制着玫瑰花图案。 结婚二人系赵水云和郭得萱,均是江苏省镇江县人。赵水云当年22岁,郭得萱当年19岁,证婚人为解震皋,介绍人为赵君明、殷寿山。 据这张珍贵的婚书收藏者孙国武介绍, 像这样制作考究的婚书,能完好保存到今天,而且还是镇江本地的婚书,尤属难得。 了解到,在丹阳市总前委原址纪念馆工作的孙国武是古代契约文书收藏爱好者,特别喜欢清朝和民国史。

孙国武告诉,时隔7 年,婚书背后的人和事无疑都让人向往,这也让孙国武想为婚书 寻亲 的愿望越发强烈。孙国武告诉,除结婚双方的姓名来历是个查找的源头,证婚人更是重要线索。 经考证,这张婚书上的证婚人解震皋名朝东,曾就读当时的陆师学堂,并以优异成绩远赴德国学习5年,归国后曾任江苏都督府军务司副长、江苏陆军小学校长、武汉陆军第二豫备学校校长、溧阳县县长等高职,这样地位比较高的证婚人,联姻双方的家族地位也可见一斑。

注意到,结婚证书还写着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下午3时在大港是亦堂本宅举行结婚仪式 字样。 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例如:吴昌硕祖家被称为 三让堂吴家 、瞿秋白祖家被称为 八桂堂瞿家 等等。在镇江大港地区老百姓谈论赵姓家族时,依然能听到 某某堂 的称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线索。 孙国武表示。

婚书,是一张小小的纸片,却能唤起人们对婚姻的珍视和慎重,想起婚书背后那些难忘的故事,乃至窥见一个家族的风云 ,孙国武说,他十分期待通过本报的报道,能找到这张婚书的主人公或者后人。(许正兰 王玉娟 朱美娜 万凌云)

邯郸治疗牛皮癣最新的方法
南宁专业治白癫风医院
如何预防老年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