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oNews专栏手机厂商造芯片真的靠谱
iDoNews专栏:厂商造芯片,真的靠谱么?
最近几年,愈来愈多的厂商开始研发芯片。本来只有三星一家弄垂直整合,智能的所有重要零件全部自产。后来苹果也购买了ic设计公司自己来设计芯片,然后是华为海思。
最近一两年,lg,小米,中兴纷纭设立了芯片研发计划,厂商研发芯片几乎成为一个时尚。而MTK的新任CEO朱尚祖(Jeffrey Ju)却说,只要企业懂点数学,就不会自己开发芯片,因为不经济。
那么厂商自己造芯片这真的有意义吗?
1,分久合,合久分
其实,一些厂商在功能机时代本来是有芯片研发部门的,飞思卡尔原本就是摩托罗拉的芯片研发部门。其他厂商大多有自己的供应商,比如当年的诺基亚基本就是TI的用户。
而当进入智能机时代以后,随着芯片日趋负复杂,智能变得PC化,芯片厂商与厂商分离,高通和mtk逐渐发展成当年pc行业的intel和amd,分享市场份额。
但是芯片和pc有所不同,pc的x86指令集有大量专利壁垒,基本控制在intel手里。而arm公司自己不造芯片,指令集授权公开,提供公版的cpu和gpu核心,门槛相对下降。厂商研发芯片成为可能。
本来,产业链分工,下游的厂商没有必要自己研发芯片。但是,随着产品的同质化,大家都用上游厂商的芯片就拉不开差距,高端品牌的溢价能力也就不足。如果不看UI的区分,采用了一样硬件的不同品牌基本看不出差别,那末用户自然会选择更便宜的。
2011年,是小米最早发现了这个趋势,开始走高配低价路线,随之高端品牌日渐式微,而低价的中国品牌崛起。我们回到2012年初,苹果、三星、小米的差距是非常小的,乃至昙花一现的海尔超级旗舰w910由于用了高通8260a芯片,性能都比当时的iPhone4s性能更强。
高价不高质,因而高端厂商为了品牌溢价又不能不不得不投入资金去研发更适用的芯片。苹果从iPhone5开始自己设计芯片,芯片与厂商又合了起来。
2,差异化才有意义
就研发实力而言,传统的芯片厂商占有优势,产品也比较成熟,而且产量更大,更专业。如果做同质化产品,厂商的研发没有意义。这也就是朱尚祖所说是不经济。
如果厂商自己做的芯片和芯片厂商差不多,价格还贵,影响产品竞争力,那么厂商做芯片就毫无意义。
只有厂商做的芯片是芯片厂商不能提供的,投入巨资研发才有回报。
苹果自己研发芯片,从核心架构上开发,把性能做到最强,跑分和体验都压倒竞争对手。这是有意义的。
华为麒麟950采取4+4的大小核架构,与高通和mtk的产品区分开,这也是有意义的。
小米选择联芯,用老旧的核心来降低成本,推出超低价,这一样有意义。
而其他厂商计划的产品采用公版核心公版gpu,没有有特色的模块,成本也压不下来。这就意义不大。
所以自己研发芯片并不是不好,但是要有差异化才有意义。
三,看上去很美,但是不会长久
我们知道,任何工业品都有一个批量因素,一样的研发成本,制造的数量越多,分摊到每一块芯片的研发本钱也就会更便宜。
所以,只有厂商自己的产品足够多,它才有能力研发出来价格比芯片厂商更低,性能更好的芯片。由于有足够的量才能承担起足够的研发费用。
而目前有量的也就是苹果、三星、华为、小米、联想,而且这几家技术实力能够自研架构的只有苹果和三星。
其他厂商自研芯片,成本和性能都没有太大优势,所以从长远看,目前厂商自研芯片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芯片厂商研发做不过厂商不应该是常态。
当芯片厂商的产品足够出色,厂商没法超越时,自研芯片自然会冷下来,自研芯片只是看上去很美。
作者maomaobear|来源:iDoNews专栏
红河灯盏花品质特性
中药灯盏花泡水
灯盏花煮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儿童咳嗽吃什么药调理小儿脾胃虚弱的药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