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诗歌不景气不能怪网络的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85岁的诗人余光中上周六来到上海影城,与满满一放映厅数百位 光中粉 畅谈文学创作。因诗句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余光中常被冠以 乡愁诗人 ,面对互联科技带给诗歌和情感的影响,他表示,乡愁会跟着时代一起变,而有些诗不受欢迎,不能怪读者,只能怪 故作高深 的诗人自己。
预计下跌空间有限。 不同的时代,乡愁也跟着变
余光中此次上海行是为 他们在岛屿写作 展映活动而来。最近,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风靡海峡两岸,在宝岛台湾应观众要求连续放映了两个月,在香港和北京的点映则再次引起巨大反响。该片以诗一般的镜头语言,记叙了林海音、周梦蝶、余光中、郑愁予、王文兴、杨牧6位文学大师的生活、写作和精神世界。
余光中在上海影城交流会现场,捧着主办方交付的资料袋上了台,但是面对满眼满场的年轻面孔,他忘记了事先 彩排 过的演说 剧本 ,开始了他的文学 逍遥游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如今交通和通讯手段很发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再遥不可及,年轻人身上还会有余光中那代人的 乡愁 吗,还能体会 乡愁 的滋味吗?
对此,余光中幽默了一把,他说: 现在有电脑,有互联,什么phone(、)都有了,甚至已经在研究外星科技,将来如果有一天,人类能够移民到月亮去,李白的句子就要倒过来写了,叫 举头望地球,低头看明月 。不同的时代,乡愁也跟着变了,但不能否认的是,它是一代代人共有的一种情绪。
总为写诗看不懂的人辩护,很冤
面对诗歌地位的江河日下,诗歌阅读已走入某种困境。余光中认为,当下诗歌不景气,不能去怪电视、流行歌和互联。诗人应该问问自己: 你写得足够好了没有?
对一些宣称是 自由诗 的东西,余光中颇不以为然,他说: 如果自由诗变成只有自由没有诗的话,就是堕落了。现在很多诗人局限于自我内心,写出来的作品晦涩难懂,跟读者之间没法进行情感上的接通,又以冷僻的句子故作高深之态。这样的诗读者不爱看,不能怪读者,只能怪诗人。
他认为,好的诗应该是 深入浅出 、 一望即知 或 一望即感 。理性上不能让人明白、美感上又不能击中人心的诗作,早晚还是不要写了。虽然余光中的诗读不懂的很少,但是他幽默地表示自己常常要为写诗写得看不懂的人来辩护,感觉 非常冤枉 。
在《他们在岛屿写作》拍摄余光中的那集中,读者可以看见年逾八旬的余光中夫妇相携游历于枋寮、垦丁、无锡、台北 镜头里那个呼之欲出的逍遥诗人,白发苍苍却依旧闪亮,一如昨天我们眼前的模样。
南京男科哪家好上饶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好
西宁白癜风医院
- 上一篇:余光中译老人与海面市呢
- 下一篇:余光中谈语言癌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