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元的滴水与42亿的涌泉资源
9元的滴水与42亿的涌泉
400年来的历史长河中,收益最大的一笔个人“投资”是什么?1 1636年,在中国,努尔哈赤定都沈阳,立国号“大清”,准备向明帝国发动总攻。8年后,清取明而代之,成为这个古代东方帝国的又一个“历史重复者”。
同一年,在隔太平洋相望的北美殖民地,乘五月花号来此不足20年的英国清教徒和他们的后代,仿照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创办了一所“新学院(New College)。
2年后,一位名为约翰·哈佛的牧师兼教师,在临终前将终生积蓄的一半720英镑捐赠给新学院。
这是学院成立以来接受的最大一笔捐款,因该校全年财政拨款是400英镑。为表感激,校方将这所学院命名为哈佛学院。
这笔捐款(如果可以看做投资)的产出是怎样的?
举两个高光点:截至2018年,哈佛大学共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美国第一)、158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一)!
与哈佛大学并列者,还有之后的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这两所后于哈佛建立的名校,亦主要来自于个人捐助。与哈佛略有不同的是,它们的捐助人均是著名商人。
耶鲁是英国富商,他不止一次为学校捐款,而利兰·斯坦福则有政客加富商的两重身份。1891年大学建立时,他既是铁路富豪,也是加州州长。
如果计入耶鲁和斯坦福,那么三大名校共培养了[w1]13位美国总统和301位诺奖得主,固然还有更多的各界精英,比如推动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商业巨子们。
可以说,美国400年的开发史和建国史,特别是200年来美国强国梦的实现,就是一部成功的教育史。
不怪得既打赢二战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邱吉尔这样说:一个国家最明智的投资,就是给孩子们买牛奶和书本的的钱。
只不过,这样的“投入产出比” 已不再适用商业数字来衡量。一则其大到无法量化,2是量化本身就是浅薄和失礼。
由于捐赠者们付出的不只是金钱,还有感情和由感情升华而成的情怀。
斯坦福大学的名字,其实来自斯坦福夫妇的爱子小利兰·斯坦福,后者不幸于十六岁生日前夕因伤寒去世。
斯坦福在向学院捐款后,这样告诉他的妻子:“以后所有加利福尼亚的小孩都是我们的孩子。”
在斯氏夫妇看来,如果他们捐助的金钱,能够使学校越办越好,能够帮助学校里的孩子学习和成长,得到成功和幸福,就等于他们的爱子取得了永生。
2 慷慨捐学者的动机,除强国、兴业、继学的梦想之外,可能还有弥补自己缺少系统教育的遗憾,有如此氏夫妇一样出于对亲人的纪念,当然,还有曾受人资助成学成事后的报恩,如中国古训: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下面我们讲的故事,主题就是“滴水与涌泉”。
滴水之微,是9元钱。40年前,一位农家孩子因家境贫困,差点读不了高中,后被免掉7块钱的学费,并获得2元助学金,才坚持完成学业。
涌泉之巨,是22亿元向中国最高学府一次性的捐赠。截至目前,这是中国大学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款。
9元钱滴水之恩的受者和22亿涌泉之报的施者是同一个人,他来自珠江三角洲上一个名为北滘的小镇,是一个在十八岁之前都没有穿过鞋子的穷人家的孩子。
在中国庞大的版图上,这个弹丸之地如一涓不被注意的细流。但这个穷人家的孩子在三十年间创办的企业,却名列《财富》全球500强之林,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
金秋的北京,阳光和煦,枫叶正红。2018年10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化学馆前,一场奠基仪式正在进行。
仪式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宣布了一条重要的捐赠消息。
捐赠者是以杨国强为创始人的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和碧桂园集团。
除了捐建化学系“国强楼”之外,该会未来10年内还将向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资22亿元,用于支持清华大学的基础前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
邱勇特别强调,这是中国大学历史上单笔最大的捐赠,体现了杨国强作为企业家和著名善士的情怀、抱负和感。
诚如邱勇所言,新的世界格局中,中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应主动围绕国家最紧迫的需求和前沿科技领域,共同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吸引并培养国家发展最需要的人材。
习近 平曾在4年前提到,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出钱又出力。碧桂园已将智能制造业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方向。
具体表现有四。
1、建基地。
今年9月,顺德区政府与碧桂园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宣布占地10平方公里的机器人谷项目的正式落地。
2、产学研。
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同中国9所知名高等院校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并与8家企业签署了收并购合作协议。
3、补短板。
中国机器人产业起步晚,在制造业的整体渗透率较低。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台/万人)平均为80,其中韩国为728,日本为344,美国为342,而中国仅为72。
4、高定位。
在机器人谷签约仪式现场,杨国强表示,碧桂园计划五年内在机器人领域投入最少800亿元,与世界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打造一个机器人产业生态圈。意在走“市场需求牵引、产学研用结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实现全产业链的整合”的路子。
3 在人们的印象中,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碧桂园集其操作过程和wpmu基本一样团创始人杨国强低调而冷静,喜怒罕形于色,特别是在公开场合。
在当天的仪式上,与邱勇相邻而坐、身为清华校董的杨国强虽然笑容满面,却仍然低调平静。直到3名清华学生代表带着亲手制作的礼物——清华大学二校门的模型,走到他面前时,这位中国大学历史上最大笔捐款的捐者,开始显得比受者更激动。
他本来已经致辞落座,在接受学生们的礼物之后,又小跑几步回到台上,抓过麦克风说:“谢谢孩子们,他们都是我自己的孩子。他们从国华纪念中学毕业,现在能在清华大学读书,我真是太开心了!”
杨国强看见了自己捐赠的“善果”,这3名学生都曾在杨国强一手创办的国华记念中学就读,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而他们只不过是27名考入清华大学学生中的一小部分。
看得出来,杨国强是真的开心。就如同当年将自己爱子的灵魂与造福众生的事业联起来的斯坦福夫妇一样。
他简单直白地表露自己的心迹:“我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农民工,是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了我们发展到今天的机会。我很开心,很荣幸能为社会做点事”,全程中杨国强都在说“谢谢”。
自16年前拿出当时一半身家2.6亿元创办国华记念中学以来,杨国强还创办了另两所全免费的学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培训退伍军人的国良职业培训学校。他不仅承当学生在校的所有费用,还提供助学金直至学生完成大学所有学业。
杨国强还一直支持各大高校的科研与建设,自2007年起屡次向等10多所高校捐赠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并奖励贫困或做出优秀贡献的师生。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贵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
自从开始做慈善以来,杨国强一直继续着大笔的捐赠,这次捐赠的金额22亿元虽然巨大,但也只是他捐献的一部分。
从1997年第一笔大额捐款算起,21年来,碧桂园团体及其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副主席杨惠妍为全社会捐款累计超过42亿元,用于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救灾赈灾等方面,包括创办3所全免费学校。
更重要的是,杨国强在财务捐赠的同时,更重视向学生们传递“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价值观。
2016年6月,国华记念中学校友会、校友基金正式成立,第一期就筹到了60多万元。
除每年个人投入国华纪念中学的资金超过4000万元,杨国强还定期与学生座谈。他常常说,学生考上了知名高校深造固然可喜,但更为重要的是,十年、2十年后国华学生都为社会做出了哪些贡献。
国华的校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立校办学的目的,是让年轻俊彦从拥有知识开始,继而具有高尚的品格和灵魂,以建设国家和回报社会为终点。”
在谈到国华学校的未来时,为此倾注了大量资金和心血的杨国强却语出惊人:“我乃至希望这所学校早点‘倒闭’,由于那样就意味着社会上不会有孩子因为贫困而上不了学。”
这也许正是杨国强的初心所系。
本文为吉屋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请与我联系删除。
铜陵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邢台白癜风医院
中老年人便秘原因
- 上一篇:永佳无漆木门加盟新闻资源
- 下一篇:又是央企吞下京城二号地王资源